坚持“制造业当家” 广东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持续向好
回顾2023年,“广东造”留下闪亮坐标。
“国产ECMO设备攻关从样机工程化到核心技术等均实现了突破,构建了产品的全链条创新体系。”1月初,当首台国产ECMO(体外膜肺氧合系统)获批上市时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副院长郑海荣感慨万千。
8月8日,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成为全球首个达成这一里程碑的品牌。“中国必将诞生令人尊敬的世界级品牌!”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说。
华为Mate60系列上架,“遥遥领先”一词迅速火爆网络。“我们即将在明年推出非常有引领性、创新性、颠覆性的产品。”华为终端业务CEO余承东日前表示。
……
今年以来,广东提出坚持实体经济为主、制造业当家,加快建设制造强省的决策部署,实施“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五大提升行动,推动工业发展气象一新。前10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33万亿元,同比增长3.6%,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0.5个百分点,连续六个月回升。
新活力奔涌、新引擎发力、新格局重塑,“广东造”往更高的山峰冲刺,朝更远的蓝海扬帆,向新而行、向上突围。
新活力奔涌
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链
“2016年创始团队回国,从临床痛点出发,投身高端医疗装备创业的大潮。2020年初,我参与到工信部遴选的ECMO国产化联合攻关团队。”短短几年,汉诺医疗创始人兼董事长刘洋走过的路并不短,“明年,我们的ECMO将实现海外推广应用。”
从诞生、批量生产下线到走向临床、走向国外,首台国产ECMO突破多项核心技术的背后,集成了深圳先进院和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的技术攻关优势、深圳汉诺医疗的整机研制优势以及深圳迈瑞医疗的产业优势。
沿着这台ECMO的轨迹,窥见的是“广东造”奔涌的新质生产力。
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广东加快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链,科技和产业“两张皮”粘得更紧、更密。
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7年全国第一,“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三年居全球创新指数第二,新增9名两院院士……
正如深圳医学科学院创始院长、深圳湾实验室主任颜宁所说:“这里年轻,充满活力,一切皆有可能。”
新活力,孕育在创新“护城河”。把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广东造”乘势跃升、“换道超车”。
1225马力,1.9秒破百,10月,由广汽埃安自主设计、自主研发、自主制造的新能源超跑昊铂Hyper SSR正式交付。这是我国第一台量产交付超跑。
“超跑的量产推动我们在技术上进行提升。我们希望通过技术提升来形成在三电领域的技术群,形成一些我们独创先发的优势。”广汽埃安副总经理郑纯麒说。
新活力,来源于抢占新赛道。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广东正迎来一场生产力的跃迁。
今年,ChatGPT一夜爆红,人工智能技术爆炸的又一个“奇点时刻”来临。11月,广东出台《关于加快建设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引领地的实施意见》,力争到2025年实现智能算力规模全国第一,核心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
按照规划,广东还将重点发展未来电子信息、未来智能装备、未来生命健康、未来材料、未来绿色低碳等五大未来产业集群,打造未来产业发展矩阵。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广东正加快构筑新质生产力,让创新之花更好结出产业之果。
新引擎发力
推动产业体系优化升级
前三季度,全省先进制造业占全省规上工业比重为55.1%,高技术制造业占规上工业比重为28.7%,约是全国的两倍。截至目前,全省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均居全国第一,10家制造业企业入选《财富》世界500强。
这是广东加快制造业高端化发展的生动写照。
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在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广东也密集出台多项与传统产业有关的政策,推动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比翼齐飞”。
近日,广东“技改十条”再次加力制造业当家,引导和鼓励工业企业开展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前三季度,全省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22.1%,今年以来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在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上发力,“广东造”“含智量”“含绿量”“含金量”不断提升。
“今年我们集中对铝智造线进行自动化改造,厨具中心的生产效率提升了50%!”广东万事泰集团有限公司项目主任林俊颖说,公司年均投入3000多万购置、更新智能化餐厨具生产设备及配套设施。
智能制造,传统产业“转”出新空间。截至9月底,广东累计推动2.9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并拥有9家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日前,湛江钢铁的零碳冶金示范项目入选广东省首批碳达峰碳中和试点。该公司董事长田国兵说,湛江钢铁开展突破性低碳冶金技术创新研究,建设了全国首个百万吨级氢基竖炉项目,较传统工艺降碳80%以上,实现了绿氢全流程零碳工厂。
绿色制造,擦亮产业发展新底色。目前,广东拥有302家绿色工厂、10个绿色工业园区、58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绿色制造名单总数量居全国首位。
今年,凌丰集团的艺树大餐具套装再次捧得德国iF设计奖。“我们每年生产高压锅、平底锅等不锈钢厨具3000多万件。可以说,我们的不锈钢厨具在欧美市场不惧任何对手。”凌丰集团董事长叶灿雄信心满满。
融合制造,推动产业竞争力跃升。作为我国现代工业设计的发端地之一,广东现有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37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406家,工业设计产业规模和发展水平均位居全国前列。
从珠三角到粤东西北,从传统产业到新兴产业,从车间到实验室……广东把实现新型工业化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任务,用新工业发动新引擎,再造一个新广东。
新格局重塑
内外发力拓展经济纵深
9月22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第三代半导体创新中心正式通线,建成后将具备6-8英寸氮化镓晶圆生长、工艺制备、封测等全流程研发和技术服务能力。“创新中心填补了大湾区在第三代半导体领域中试平台的空白,将加速氮化镓晶圆研制的产业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张进成难掩激动之情。
大国工业,拥有稳定且高竞争力的产业链至关重要。广东拥有最完整的产业体系,但大而不强、全而不精的问题依然存在。
瞄准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广东坚持对内对外强链、补链、延链,重塑产业新格局。
对内,“大平台”提级赋能,打造产业发展“金梧桐”。为推动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今年以来,广东提出支持粤东粤西粤北12个地市和珠三角3个地市各打造一个承接产业转移主平台,汕头、湛江、茂名、清远主平台纳入省重点支持建设的主平台。
日前,佛山(茂名)产业转移合作园首个重大高端装备制造业项目——申菱特种空调和通风设备制造(高州)项目,正式签订四方投资协议和商务协议。“该项目将成为申菱集团第五研发制造基地,成为全面深挖专业特种细分行业、拓宽专业特种产品应用场景的研发制造新高地。”申菱环境董事长崔颖琦满怀期待。
“万亩千亿”园区载体提质升级,优质大项目纷至沓来。1-10月,15个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7个大型产业集聚区、96个省产业园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2%、5.9%、7.5%,园区载体已成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战场、主阵地和主引擎。
对外,扩大产业链“朋友圈”,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智造出海”是过去一年中国制造业的关键词。今年前10月,广东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出口继续保持高位增长,分别增长4倍、18.4%、29.2%。
“广东造”加速“破浪”,将优质产品和强大的工业能力输出海外。11月30日,美的冰箱及洗衣机制造基地奠基仪式在埃及萨达特城举行。美的集团副总裁王建国说,该制造基地投产后,“埃及智造”的美的产品将辐射非洲、中东、欧洲市场。
“如今,全球供应链背后的趋势正从‘Made in China’供全世界,变成区域供区域。”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认为,强链补链的空间范围不应该受局限;推动供应链全球多地化,也是增加安全性。
辞旧迎新之际,制造大省步履铿锵,新的希望悄然萌芽。坚持新发展理念,厚植新质生产力,广东必将汇聚起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强大合力,重塑经济大省发展新优势。
来源:南方日报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