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保险政策引导与政策补贴双管齐下 规模持续发展中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保险市场,需要在适当的时候建立起可行的农业保险制度,使农业保险具有“补贴+强制性”的双重作用。未来,农业保险需要继续扩大新产品和新模式,利用科技手段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转变为更精细的专业管理。


根据中国银行业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规模达到1219亿元,已经突破1000亿元大关,较2021年976亿元增长约25%。此外,农业保险保费增速仍大幅超过财产保险业整体保费增速。


据全国农业保险数据信息系统统计,2022年,我国农业保险为1.67亿农民提供5.46万亿元的风险保障。中央财政拨付农业保险补贴434.53亿元,同比增长30.3%。

农业保险作为一种风险转移和补偿管理机制,是现代农业风险管理的核心途径之一,不仅承担灾后农业生产风险补偿,而且是提高预防能力的重要手段。毫无疑问,农业和农村高质量发展和农村振兴,是一定不能缺少农业保险的。


在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除了近年来提到的三大主粮作物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优化“保险+期货”等措施外,还特别强调鼓励渔业保险的发展。

最近,在2023年工作会议上,许多地方的银行业和保险监督管理局还提到了促进农业保险扩张、增加产品和标准,促进高质量发展。安徽省银行业和保险监督管理局指出,将推进“农业保险+一揽子金融产品”试点,探索农业产业链生态保障模式,扩大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覆盖范围。回顾农业保险的发展过程,政策指导和补贴支持是农业保险规模持续增长的核心引擎。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保险市场,但扩大农业保险的时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继续提高保险业服务农业、农村和农民的能力。

2019年9月,财政部、农业部等四部门发布了《关于加快农业保险优质发展的指导意见》,到2030年,农业保险继续提高质量和效率,转型升级,整体发展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补贴效率、产业保障、农民效益、机构可持续双赢模式。


事实上,政策对农业保险发展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探索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标志着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起步。此后,中央政府不断出台政策支持农业保险发展。2007年,财政部发布《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试点管理办法》,向内蒙古、四川、吉林等六省五类粮食作物拨付10亿元专项补贴资金;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农村发展互助合作保险,提出探索建立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银行保险互动体系。


2016年,中国提出积极开发新保险品种,探索收入保险和天气指数保险试点,扩大“保险+期货”试点,农业保险品种丰富;2018年,内蒙古、辽宁等六省开展了三大粮食作物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进一步丰富了农业保险产品。


2021年,三大粮食作物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范围扩大到13个粮食主要生产省份,中央财政拨付保费补贴333.45亿元,推动农业保险保费收入965.18亿元,为农业生产提供4.78万亿元的风险保障。


2022年初,财政部修订出台了《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管理办法》,优化了大宗农产品保费补贴比例体系和地方特色农产品保险奖励补贴政策,提出农业保险承保机构应当公平合理地制定农业保险条款和费率,保险费率按照保本微利原则计算,综合费用率不高于20%。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办法》明确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综合费用率20%的“红线”,将促进农业保险承保机构大大降低了成本,并提高了自身效率。


同年,《农业保险理赔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农业保险理赔管理,加强了农业保险监督,顺应了农业保险的最新发展趋势,增加了在线、技术授权、信息安全等相关规定。

2023年1月,中国保险业协会发布了《农业保险产品开发指南》,是保险业首次从行业自律层面制定农业保险产品开发指导文件,涵盖农业保险产品开发全过程,可为产品开发提供更详细的指导。


虽然目前农业保险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与发达农业保险市场相比,我国农业保险保障水平不到30%仍处于较低水平。自1938年以来,美国开始发展农业保险,至今已有80多年,美国农业保险保障水平近60%。


未来,农业保险需要继续扩大新产品和新模式,完善灾害风险分散机制,探索国家特色产业保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更好地促进农业保险行业高质量发展。

平台客服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