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再出重磅政策支持中小微企业,加大专精特新培育力度
针对当前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和结构升级问题,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最近发布了“帮助中小企业稳定增长结构强能力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提出了15项具体措施,进一步促进稳定增长预期,努力促进中小企业结构强能力。
以上措施包括加强政策实施和支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财政支持,有效扩大市场需求,加强专业新中小企业培育,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增加对优质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支持。
自去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帮助中小企业稳定健康发展。2022年1月至11月,工业中小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表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活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受益于稳定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持续措施的实施,中小企业的经济运行保持了恢复和稳定的趋势。但目前,我国经济复苏基础不牢固,需求收缩、供应影响、预期疲软三重压力仍较大,中小企业面临订单短缺、成本高、支付慢、融资昂贵等问题,影响企业发展的信心和预期,稳定增长面临巨大挑战。
上述负责人强调,要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不仅要做好帮助工作,还要做好发展工作。通过转型升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是中小企业提高质量和效率、抗风险能力的必然选择。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庄龙最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23年中小企业稳定发展仍面临巨大挑战,将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两不动摇”,进一步加强政策、环境、服务、创新、人才,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基于“救助和服务、结构调整和强能力并行推进”,提出了进一步促进稳定增长和稳定预期,努力促进中小企业强结构调整能力的15项具体措施。
针对中小企业面临的生产经营困难,《若干措施》从政策支持、融资促进、扩大需求、做好大宗原材料供应稳定、加强公共服务和舆论指导、加强合法权益保护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促进稳定增长稳定预期的七项措施,通过延伸政策、增加信贷、降低成本、扩大需求、加强服务、保护权益等措施,全面激发市场实体的活力和信心。
其中,明确提出将政府采购项目预留份额分阶段提高到40%以上的政策延续到2023年底,继续加大政府采购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建议有效扩大市场需求,落实强投资促消费政策措施,支持中小企业参与国家科技创新项目建设,推动汽车、绿色智能家电消费、绿色建材、新能源汽车下乡,开展跨境撮合活动,解决中小企业订单问题。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表示,不同企业面临着不同的困境,有的订单不足,有的成本过高,有的资金不足。因此,政府应对不同行业采取不同的扶持政策,分区域、分类、分行业。疫情影响导致大量中小企业订单不足。在今后的订单采购中,政府应该更加关注中小企业,通过订单保持中小企业的生产。
在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财政支持方面,《若干措施》明确运用小额再贷款、包容性小额贷款支持工具、科技创新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继续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信贷供应。推动金融机构增加小微企业首次贷款、信用贷款、无偿本金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推进贷款还款模式,推动包容性小微企业贷款增量扩张。
针对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若干措施》提出了促进中小企业调整结构能力的八项措施。针对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包括科技成果智力、数字化转型、质量标准品牌价值、知识产权保护能力、人才资本支持等,通过完善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养体系,促进中小企业专业化和新发展。
在加强专业新中小企业培育方面,提出完善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建立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平台,完善企业肖像,加强动态管理。
同时,中央财政继续通过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中小企业优质发展和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业务降费奖励。到2023年底,共培育创新中小企业15万多家,省级专业新中小企业8万多家,专业新“小巨人”企业1万多家。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专业新服务部主任尹晓萌表示,中小企业是中国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竞争力的主要力量,做好“专业新”中小企业培育具有重要意义,地方政府应避免短视,防止功利主义,努力培育,不洪水灌溉,不鼓励,根据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类型中小企业的特点和需求,合理设定“专业新”中小企业培育目标和发展计划,进一步完善中国现代产业体系。